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八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  (第13/16页)
刻我终于明白了!”    “孺子可教也!”    这一声赞叹,并非佛家机锋。    但此时空空空空和蔼的笑容四周,仿佛正笼罩着一圈淡淡金晕,如佛光般或隐或现。    五人一起躬身拜下,虽未伏跪,其中的虔诚,又怎么会因外相而被误解呢?    “老师在论佛道的时候经常说,    道家讲辨证,认为任何行动都有利有弊,有得有失。    所以多为未必强过无为,因势利导方是正道。    2    但这其中利害理解起来太难,把握更不易。    许多人把无为当作借口,而非方法,其实是未窥其中门径;    而佛家重因果,以善果为饵诱导善因。    修行的门槛不高,很容易被民众理解。    但真正能悟得佛法真谛,跳出因果,知修道,而非修果,敢入地狱的大师寥寥无几。    这位空空空空,无疑是一位大彻大悟的上师。”    能听到空空空空这样级别的高僧亲自说法,是非常难的的因缘,    几人虽然所悟不同,但或多或少均有所感。    因此自禅房一路走来,倒也三句不离般若。    庆云听到暅之大发感慨,不禁揶揄道,    2    “二哥,听你的口气,好像也是佛缘深厚呢?”<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